中国石油大庆聚驱提效技术获重大突破
中国石油大庆聚驱提效技术获重大突破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2-05-14
截至5月10日,经过中国石油大庆油田聚合物驱项目经理部一年多攻关,聚驱提效技术获得重大突破,首创的对标分类评价方法,以及分子量、浓度与油层条件匹配关系图版和水动力学采油技术,应用后创造经济效益5.62亿元。
在聚驱开发上,提高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是一对“矛盾统一体”,要实现二者的双赢是一个难题。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国际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经过十几年的工业化生产,开发技术日益成熟配套,以聚合物驱为主的三次采油产量已占大庆油田1/3左右。针对近几年出现的聚合物干粉用量增幅大、开发效果和效益逐渐降低问题,按照“水驱控递减、聚驱提效率、复合驱快发展”的部署,大庆油田提出三次采油要在改善开发效果、降低三采成本和提高聚驱效率上取得新突破,并成立聚合物驱项目经理部,瞄准四个攻关方向组织大项目攻关,为大庆油田持续稳产提供长远保障。
经过艰苦努力,大庆油田聚合物驱项目经理部创新采用对标分类评价方法,创新建立聚合物分子量、浓度与油层渗透率的关系图版,发展完善调整措施定量化和标准化模板,试验区开发效果明显改善,节省聚合物干粉达到14.33%,预测多提高采收率1.98%;创新发展化学驱水动力学采油技术,首创聚驱多段塞交替注入方式,比单一段塞注入多提高采收率2%以上。
“十二五”期间,大庆油田三次采油仍以聚合物驱为主,通过全面推广聚驱提效技术,在三次采油产量保持1300万吨以上的条件下,可采储量将多增加12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