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央企联播 > 正文
国家电投集团一季度整体经营稳中有进

文章来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4-21

放眼东海之滨,国家电投集团山东公司半岛南风电基地的235台风机叶片迎风起舞。通过开展风电机组整改58台次,大型技改4次,预计减少损失电量568万千瓦时。一季度,该风电基地首次创下单季度发电量超10亿千瓦时的佳绩。遥瞰三湘大地,国家电投集团在湘322万千瓦装机规模的新能源场站已全部接入五凌电力长沙生产运营中心“最强大脑”,通过“生产、集控、营销”三方协同,一季度实现新能源增发电量3700万千瓦时……春日里的国家电投集团,展现出“稳”的势头,迸发出“进”的动能。

近日,从国家电投集团一季度生产经营分析会上获悉,1—3月,国家电投集团全面实施“均衡增长战略”,在复杂宏观环境中实现“稳开局”。“一利”好于时间进度、好于预算目标、好于上年同期,“五率”整体符合预期,整体经营稳中有进,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稳产保供固根基

保供机组(含代管火电机组)累计完成发电量936亿千瓦时;控股口径火电机组累计完成供热量同比增长3.61%;表外代管火电机组累计完成供热量同比增长3.26%……一季度,国家电投集团坚决履行央企“三大责任”,统筹推进能源保供各项工作,保供关键指标同比趋优,机组非停、出力受阻、存煤指标等关键指标均好于同期,交出了一张电力十足的保供答卷。

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国家电投集团各火电企业严守安全生产底线,严控机组非停和出力受阻,增加发电量。黄河公司西宁热电公司深入开展“对照事故案例查隐患”活动,制定行动项335项,治理隐患428项,机组可靠性显著提升。贵州金元茶园电厂组织深度巡检779次,“三类”缺陷消除率达99%以上,发电量突破18亿千瓦时。

机组“口粮”供应是能源保供的重中之重。国家电投集团坚持一手抓电煤储备,一手抓煤炭稳产增供,确保机组关键时刻发得出、稳得住、带得满、顶得上。东北公司持续加大燃煤采购力度,接、卸、储、运、上各环节协同配合,1至3月累计来煤380.31万吨,所属各火电企业库存煤量高峰期达145万吨,按机组80%负荷耗煤量可用天数24.5天。内蒙古公司煤炭企业通过优化采场布局、提升设备效能、加快智慧化矿山建设进度等举措,全力确保煤炭产能安全稳定供应。

绿色点亮未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总供热面积近1300万平方米,总供热量531万吉焦,在供暖面积增加4%的前提下,供热量增长19%,有力保障了山东省海阳市、乳山市40万居民温暖过冬。

提质增效深挖潜

“截至3月底,我们已建成湘中、湘南、湘西北3个维检中心和4个‘水电+新能源’复合基地,完成涟源龙山、新田光伏等10个场站智慧化改造,实现‘设备集控、场站集群、人员集中、技术集享’,打造了新能源运维检修‘2小时工作圈’。”回顾智慧场站建设情况,五凌电力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季度,五凌电力新能源度电成本同比降低1.2分钱。

得益于智慧场站建设的超前谋划和扎实推进,五凌电力赢得了主动权,引领了新局面。据介绍,国家电投集团在2024年完成首批96座存量新能源场站智慧化改造,试点推动湖南、云南省新能源“2+N”生产管控体系优化等工作基础上,一季度启动第二批存量场站智慧化改造工作,全面推进全国各省域“2+N”生产管控优化。智慧场站建设提速扩围之势已经显现。

应对宏观形势变化和新能源电量全量入市带来的多重挑战,国家电投集团的主动应变之举不止智慧场站建设。2025年以来,全系统持续深入落实“一分钱”提质增效专项工作,深挖经营增效潜力,积极对冲电价下行压力。

要素挖潜不松懈——

一季度,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公司白音华蒙东煤业公司优化系统启停机流程,加大生产设备巡视巡检力度,降低破碎、外运系统故障率,完成原煤产量470.3万吨,成本下降约589.82万元。铝电公司电解铝板块通过优化生产管理等措施,实现完全成本较预算降低489元每吨。

产业提质再加力——

面对老旧电站效率低下、安全隐患大、传统运维成本高等难题,国家电投集团吉电股份通过自主运维转型与隐患治理常态化,为二道湖光伏电站挽回潜在日均发电损失约5000千瓦时,投产近9年的光伏电站重焕生机。山西公司“一场一策”推进无故障场站建设,引入无人机、高精度微距摄像机等新技术,实现设备状态精准监测与故障智能诊断。一季度,度电完全成本同比下降3.44%。

强化营销稳价创效——

为积极应对新能源电价新政,强化“113”营销体制建设与应用,国家电投集团山西公司增强营销与生产的协同效应,积极抢占效益电量市场,一季度,市场化风电电价、光伏电价高于全省平均值。国家电投集团陕西公司上下联动发挥营销专班作用,积极参与市场化交易,优化中长期仓位管理和交易调整策略,实现量价双优,一季度结算均价大幅增长。

育新培优强韧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秉持鲜明的创新基因和底色,国家电投集团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看核能,面向第四代核电技术——钍基熔盐堆,今年2月,国家电投集团与中国科学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共识,在探索清洁能源无限可能的征程中又向前了一步。

看非核,截至3月底,我国最大风光制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风电部分建设完成82%,光伏部分建设完成99%,全力确保年内产出合格产品。

看数智化,国家电投集团围绕人工智能构建起“1128-百千万”人工智能应用体系,深入开展AI技术与核能、重燃、新能源、编程等特色产业业务的融合,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技术“上新”,产业“焕新”。育新培优中,国家电投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韧性更大。一季度,国家电投集团工程公司(山东院)牵头的《天地一体化的云团结构精准监测与临近预报及光伏发电效能提升应用》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河公司牵头负责的“大规模光伏储能发电与生态减碳和增汇技术研究”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氢腾”燃料电池在全球首次实现了氢能技术在南极环境下的应用。

【责任编辑:张宇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