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洋集团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8.8亿元
山东海洋集团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8.8亿元

文章来源:山东省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5-02-08
2024年,山东海洋集团着力发挥“山东省经略海洋省级平台”功能,加快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有效促进了 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8.8亿元,利润总额7.16亿元。
深耕主责主业,在产业提档升级上“挑大梁”。打造世界一流远洋运输管理团队。远洋运输控制运力突破1700万载重吨,位居中国航运企业第三位、省级航运企业第一位,其中乙烷运力占全球22%,位居世界第一;与卡塔尔能源集团签署9艘世界最大LNG船项目,船舶运营管理水平跻身世界一流。承担省级内河水运投融资平台职能。深入推进京杭运河港、航、船、闸、货“五位一体”智慧港航物流体系建设,全年通行货物4.85亿吨;创新研发运营小清河“河海直达”运输船,开创了多式联运新模式,加快构建内河港航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引领现代海洋渔业发展。聚焦产业链“前端”和“尖端”,建设中国北方最大的海洋渔业苗种繁育基地,突破了一系列苗种繁育“卡脖子”技术;发挥海洋强省示范引领作用,投资运营全球首制装备型海洋牧场综合体“耕海1号”,打造了海洋渔业领域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践行“大食物观”,承担农业农村部批复的全国唯一553平方公里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项目,打造新时代“蓝色粮仓”。创新提升海上能源装备运营能力。4个世界最先进的钻井平台成功获取阿曼、阿联酋国家油气公司运营订单,进一步开拓了“一带一路”国家行业市场;投入运营新一代1500T海上风电安装船“蓝鲲01”、海上光伏多功能打桩运维船“蓝鲲02”,承担了青岛、烟台、威海、东营等地5个省内海上新能源项目建设。
服务山东大局,在保障经济发展上“当先锋”。全方位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远洋运输船队全年为山东省万华、南山、信发等企业运输货物周转量1626亿吨公里;发挥京杭运河、小清河海河联运优势,保障物流高效畅通;坚决落实集装箱船舶免费过闸政策,全年免费过闸39.1万标箱,有效降低了山东省物流成本。深层次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高质量完成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上线、海洋科技孵化器运营等重点任务,全年汇集海洋科技成果800余项,推动海洋共同体获得重大科技成果100余项,促进了山东省海洋科技资源高效流通。多维度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发挥企业作为山东省海洋产业协会会长单位、海洋共同体理事会理事长单位、海洋碳汇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作用,联合组建山东现代海洋产才融合发展创新联盟,举办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等活动;深入实施产融结合,赋能实体产业,服务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作用更加凸显。
完善公司治理,在提升管理质效上“创新绩”。靶向发力深化改革。着力完善国有海洋投资控股公司治理机制,加快形成科学高效的法人治理体系,山东海洋集团在山东省属企业董事会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圆满完成层级压减、治亏、三项制度改革等年度任务。多措并举寻标对标。山东海洋集团入选争创行业一流企业培育库、4户权属企业入选争创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2户权属企业在国务院国资委地方“双百企业”专项评估和山东省“科改企业”专项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远洋运输、内河港航、现代渔业等实体产业数字化进程,培育壮大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建设完善司库管理、财务共享中心、现场安全生产管控系统,信息化管控水平大幅提升。持之以恒防范风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构建多层次风险防范体系,加大廉洁从业警示教育,保障境内外资产安全,维护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2025年,山东海洋集团将锚定“走在前、挑大梁”,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正风正气正能量,强国强省强海洋,为打造现代海洋产业发展高地贡献山东海洋力量。
【责任编辑:语谦】